建設工程教育網 > 專業(yè)資料 > 施工組織 > 道橋工程 > 正文
2012-09-28 15:15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一、工程概述
×大橋位于廣州市西部,是為了配合金沙洲小區(qū)的開發(fā)而建的一座跨越珠江的大型城市橋梁。主橋上部結構為93.0m+138.0m+93.0m三跨變高度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結構。全長324.0m,橋寬22.0m,為單箱單室結構。箱梁為三向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頂面寬度為22.0m,箱寬為10.0m.箱梁根部梁高為7.0m,邊跨及中跨合攏段梁高為3.0m,梁底下緣按二次拋物線設置。設計荷載為汽車-20級,掛車-100,總體布置見下圖。
二、施工控制的內容和目的
橋梁施工控制的目的就是確保施工中結構的安全和確保結構形成后的外形和內力狀態(tài)符合設計要求。
對于懸臂施工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結構來說,施工控制就是根據(jù)施工監(jiān)測所得的結構參數(shù)真實值進行施工階段的仿真分析,確定出每個懸臂澆筑階段的立模標高,并在施工過程中根據(jù)施工監(jiān)測的成果對誤差進行分析、預測和對下一立模標高進行調整,以此來保證成橋后橋面線型、合攏段兩懸臂端標高的相對偏差不大于規(guī)定值,以及結構內力狀態(tài)符合設計要求。
三、施工控制的仿真分析
大跨徑預應力連續(xù)梁橋的施工采用分階段逐步完成的懸臂施工方法時,結構的最終形成必須經歷一系列的施工過程,對施工過程中每個階段進行詳細的變形計算和受力分析,是橋梁施工控制最基本的內容之一。為了達到施工控制的目的,我們必須首先通過計算來確定橋梁結構施工過程中每個階段在受力和變形的理想狀態(tài),以此為依據(jù)來控制施工過程中每個階段的結構行為,使其最終成橋線型和受力狀態(tài)滿足受力要求。
1、仿真分析的計算模型
在進行仿真計算時,將金沙洲大橋主橋簡化成平面結構,各懸臂施工階段離散梁單元,整個橋梁離散為101個梁單元,102個節(jié)點,主墩Z1,Z2,Z4簡化為活動鉸支座,Z3簡化為固定鉸支座。其成橋結構計算簡圖見《仿真計算模型的單元及節(jié)點劃分圖》。
2、仿真分析的結構設計參數(shù)
大多數(shù)情況下,采用規(guī)范設計參數(shù)計算的結構內力和位移均較實測值大,這對設計是偏于安全的,但對于結構施工控制來說是不容忽視的偏差,因為它將直接影響到成橋后結構線型及內力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此次仿真分析的設計參數(shù)取用原則是:結構設計參數(shù)的取值盡量和實際相吻合;對于主要的可以測定的設計參數(shù),則用試驗數(shù)值;難以測定的則依照設計規(guī)范,根據(jù)以往的工程經驗進行修正。
……
詳情請下載附件:廣州某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的施工組織設計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