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2 13:31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近年來,國內對產業(yè)用地的生態(tài)恢復和再利用開始引起學界的關注,一些研究和探索性的實踐相繼出現[1]-[10]. 所以,當上海市政府將世博會會址選擇在中國一個多世紀以來的工業(yè)重地的黃浦江時,對設計界來說一開始便是充滿挑戰(zhàn)與機會,因此也成為近幾年來的一個研究熱點[11]-[13].在世博園總體規(guī)劃方案確定后,當局將世博園建設的啟動區(qū)和重點放在了核心區(qū)景觀,即規(guī)劃在黃浦江東岸世博中心綠地。地塊總面積42公頃,其中公共綠地部分29公頃,公共活動中心用地和演藝中心用地13公頃。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與北京土人景觀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分別于2006年2月完成了對世博園區(qū)整體景觀前期定位的研究,并于2006年6月完成了中心綠地景觀的設計方案。
本文重點討論的部分是世博園浦東中心綠地景觀(42公頃)的整體定位,和其中公共綠地部分(29公頃)的方案設計。在世博會期間,中心綠地承擔著各種慶典、表演、展覽、會議等活動,同時也是游客游覽、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會后,園區(qū)將成為上海市的休閑娛樂及創(chuàng)意文化產業(yè)中心。所以,世博中心綠地既是世博會的綠地,更是一個濱江的綠地、城市的綠地。
1、世博中心綠地的定位研究:框架與結論
2010上海世博會會址是上海黃浦江兩岸開發(fā)、舊區(qū)改造和產業(yè)布局調整的重點地區(qū),也是上海進行新一輪城市空間拓展、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提升的重要地段,是一個兼具多重內涵的場地,其景觀規(guī)劃設計涉及城市中心區(qū)復興、棕地恢復與再開發(fā)、濱水區(qū)規(guī)劃、工業(yè)遺產保護與利用等諸多方面的課題,因而很難從某個單一的角度對它進行準確的規(guī)劃定位。本研究擬從以下四個層面來把握世博中心綠地的定位:
1.1 上海缺什么?
從時間軸和空間軸的分析回答上海缺什么的問題。首先追溯了上海市公園綠地歷史演變的過程,探討了社會經濟驅動力如何改變市民的休閑方式;通過城市尺度的生態(tài)問題剖析,重點是關于公園綠地結構、功能及其與其它城市用地的相關分析,從自然和人的角度尋找上海市生態(tài)環(huán)境與休閑游憩的需求缺口,為場地功能定位提供思路。結論概括為: 上海需要方便可達的大型綠地,期待與水結合尤其是城市濕地公園和植被多樣化的公園,要求主題鮮明、活動內容豐富。
1.2 場地能做什么?
場地稟賦研究回答場地能做什么的問題,分別對場地景觀過程、建構筑物、現狀植被、場地故事等四個角度分析場地的適宜性,同時指出場地規(guī)劃所受到的限制和面臨的問題。結論概括為:場地具有豐富的、價值很高的工業(yè)遺產,大量的工業(yè)建構筑物都可以再利用,又有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如果能充分挖掘利用,可以形成獨具特色的世博景觀。
1.3 2010年的世博會需要什么?
從兩個方面來確定,一是基本的功能需要,主要是世博會期間人流的疏散要求。預計,世博會期間每天將有七萬人次的高峰人流,世博綠地必須為緩解人流壓力,特別是在緊急事件發(fā)生時,提供便捷、安全的疏散機會;第二個方面是景觀應該給世人展示什么?客觀上講,2010世博會無疑將展現中國經過幾十年快速的發(fā)展所帶來的巨大財富積累和強大的綜合實力。但是,回應中國巨大的人口壓力、嚴峻的能源和環(huán)境危機、以及和平發(fā)展的承諾,世博園核心景觀要展示的不應該是中國有如何具有威懾力,也不應該是財富的炫耀,而更應該是國人的環(huán)境危機意識的流露,展示如何通過技術和文化的發(fā)展來解決這些問題的信心,而不是給世界帶來威脅。所以,應該避免鋪張及巴羅克式的景觀展示,而更應強調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的憂患意識和治理嘗試,以及對人的關懷和對足下文化的珍惜。
1.4 世博園核心景觀區(qū)的定位
綜上所述,得出上海世博核心區(qū)景觀的總體定位:是基于生態(tài)設計原則、尊重場地的工業(yè)遺產、滿足多重體驗需求的大型濱江綠地,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灘”的回歸——生態(tài)可持續(xù)性。通過水體、土壤和動植物群落的恢復,將自然重新引入城市中,營造便利可達的城市綠核,重塑“灘”的形態(tài),恢復黃浦江兩岸自然灘地的生態(tài)景觀;
2)場地記憶——文化的傳承。保留場地中承載了近現代工業(yè)文明的建筑物、構筑物、工業(yè)活動印跡和故事,讓參觀者可以追溯場地的記憶;
3)多重體驗——人性的場所。充分考慮使用者的需求,融體育活動、休閑游憩、科普教育、藝術創(chuàng)意于一體,營造豐富多彩的體驗空間。
2、場地問題與挑戰(zhàn)
上述定位研究明確了做什么的問題。在進行具體設計時,必須對具體問題提出解決對策。本場地面臨五大問題和挑戰(zhàn):
1)濱江洪澇:如何利用場地的濱江特點,利用雨洪和海潮作用下的間隙性水位變化, 形成既安全又富于景觀特色和滿足使用功能的綠地?
2)生態(tài)重建:如何將一塊工業(yè)棕地,恢復為生態(tài)安全,環(huán)境良好的再生綠地,為區(qū)域和場地提供生態(tài)服務;
3)人流疏散:展時和展后的人流量變化很大,如何在會展期間滿足大量人流的疏散和滯留需求,同時會后又能方便而經濟地轉為可持續(xù)的日常游憩綠地需要?
4)工業(yè)遺產利用:如何保留和再利用場地中的工業(yè)遺產,使之成為綠地的有機組成和特色景觀,并能滿足新的使用功能?
5)文化展示:如何根據場地特色、配合世博主題,形成綠地的文化特色,展示中國人對待環(huán)境與文化的態(tài)度,和創(chuàng)造光明未來的努力。
3、設計策略
為綜合解決以上五大問題,提出四大設計策略
3.1 “雙堤夾鏡”的綠色基底:整體結構為兩條防洪堤夾一系列濕地(“鏡”)的格局,體現自然力與人文,生態(tài)與藝術,安靜與熱鬧的遞變與調和,分為:
1)臨江濱水帶:分布在100年一遇防洪堤之外,由不同類型的生態(tài)堤岸、濕地、碼頭等構成,濱江棧道貫連期間,使人與日常的潮水和江波相呼吸,并感受豐富的濱江生態(tài)系統和生物群路;
2)內河濕地帶:分布在百年一遇防洪堤和千年一遇防洪堤之間,由濕地和溪流。中間的泡狀景觀元素由水泡、樹島、灌木島等多樣化的生境所構成。斑塊的邊緣效應和隔離效應,為水體凈化、多種鳥類和生物的棲息創(chuàng)造條件,并營造出豐富的景觀效果。內河濕地的水是經處理站凈化后的黃浦江水,通過濕地的過濾自凈作用,形成清澈的湖水,再利用太陽能和風能輸往場地其他區(qū)域使用,充分體現生態(tài)環(huán)保理念。
3)夾岸疏林草地帶:分布內河濕地兩側,為緩坡草地和鄉(xiāng)土喬木林,自水邊至防洪堤頂林木由疏而密過渡,基調樹種由落葉的楓香和烏桕過渡到常綠的香樟林。在世博會期間,此區(qū)域綠地承擔一定的人流疏散作用,平時則是輕松的休憩地。
4)堤內庭院藝術帶:分布在1000年一遇防洪堤之內側,靠近展館一帶,其一邊是防洪堤,另一側是高架步道,展區(qū)通往綠地的南北道路劃分出多個地塊,利用這些地塊設計了十五個小庭園,它們構成環(huán)境藝術“ 容器” 嵌入防洪堤的土坡中,形成半圍合的庭院展示空間。在這十五個庭園中,將生態(tài)環(huán)保新技術與景觀相結合,充分展示了人類發(fā)展的新理念和新技術,包括太陽能利用、雨水收集和水能利用、廢舊材料再利用、風能、屋頂花園新技術,等等。體現未來的城市和如何使生活變得更美好的綠色、環(huán)保、節(jié)能主題。
這些庭院式的藝術“容器” 不僅增強場所的趣味性,而且為參觀者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優(yōu)美的疏散、休閑和等候空間。會展后由于功能的改變,可以根據需要保留部分庭院,其余可作為每年一度的園藝和環(huán)境藝術展示空間。
這種“雙堤夾鏡”的結構將大大減少場地改造的土方工程,同時能在最短時間內形成多樣的生物棲息地,使中心綠地發(fā)揮綜合的生態(tài)服務功能。
3.2 四種道路,建立便捷的交通和豐富的體驗路網
與生態(tài)綠色地基地的自然和人文屬性相對比,在綠地基底之上構建四種道路,構成交通和體驗網絡:
1)東西向便捷通道: 它們是南北向直線林蔭步道,連接展區(qū)和綠地,直到江邊。它們分別與展區(qū)的空中廊道和地面交通相聯系,同時是視線通道,將視線引到黃浦江。會展期間,用造價低廉而富有江南特色的竹材鋪成10米寬步道,以利大量人流疏散,展后撤掉竹編,而恢復成2.5米寬的步道。
2)堤頂曲道:沿千年一遇防洪堤開設,分別由自行車和步道構成的林蔭路,也是必需的消防通道和服務車行道。防洪堤本身為蜿蜒起伏的小山丘,堤頂路隨之蜿蜒蛇行。
3)谷底折線棧道:由紅色鋼板構成,穿越于濕地和樹島之間,連接多個景觀結點,使步行其上的人獲得獨特的體驗。
4)濱江直線步道:與自然而多變岸線相對比,設計一條直線型木棧道,體驗變化多樣的江岸景觀和生物群落。
3.3 多個文化主題結點,展示上海的過去-現在-未來
綠地中分布了多個文化主題結點,包括:世博慶典廣場、綜合服務中心、龍門吊休閑廣場和休閑吧等四個功能結點,和現代庭院藝術帶中的15個主題園。其中前三個結點都是利用現有工業(yè)遺產和建構筑物改造利用而成,是過去城市記憶與現在都市時尚生活的有機結合;世博慶典廣場則是時代精神的體現,是上海蓬勃發(fā)展和新時代海派文化的體現;而主題藝術園則是新科技和新的環(huán)境倫理對未來城市生活的預示和引導。
3.3.1 世博慶典廣場
慶典廣場位于場地中部、世博軸與黃浦江相接的區(qū)域。它以世博軸為依托,與演藝中心建筑相鄰,是世博會核心綠地中最大的人流集散場地,擔負著會展期間4萬人的容量,同時也面臨著會后人流驟減帶來的場地利用挑戰(zhàn)。
慶典廣場主要包括舞臺、觀眾臺、VIP貴賓休息室、VIP碼頭、直升飛機停機坪、服務性建筑等,面積約2萬平方米。其中舞臺設置在與世博軸夾角為25度的方向,納東方明珠為舞臺背景。慶典廣場延續(xù)景觀設計的整體風格,舞臺、觀眾臺等功能被抽象為大小不一的“泡”,各種“泡”的材質、色澤均不相同,“泡”間場地基質由再生環(huán)保聚合物透水材料鋪設。慶典廣場的遮陽采取了一種新型的遮陽設施,一種類似“竹燈籠”的“泡”,竹片編制而成,內部由氦氣填充的透明空中漂浮體,形狀與廣場中的鋪地形狀相似,既起到了遮陽的作用,又不會遮擋觀演視線。若干個大小各異的“竹燈籠”使得整個慶典廣場顯得生動活潑。世博會后可隨時拆除,拆下來的竹子粉碎后可用作綠地的肥料。
3.3.2 綜合服務中心
綜合服務中心利用浦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原廠房改造而成,為鋼筋混凝土與鋼結構結合的大跨度空間,改造方案引入碼頭設施、咖啡廳、接待服務、郵局、醫(yī)療和餐廳等新的功能重新賦予這個重要的場地元素以新的角色。
形式上,設計保留舊廠房基本結構,去掉圍護墻體及頂棚,其間設置架空平臺和新的建筑空間,基地層延續(xù)整個場地的濕地系統,平臺挖出“泡”狀綠地。新建筑多為大空間,材料以玻璃鋼材為主。
3.3.3 船塢茶座
利用原有的船塢,結合場地中的龍門吊,形成一個休閑活動區(qū),功能包括小賣、茶室、咖啡吧。建筑在原地平上架空,形成高低錯落的幾層休閑平臺,供人們休憩、觀景。原有的柱子保留不做任何裝飾,原有的龍門吊保留重新著色,形成核心綠地中的一個標志。建筑造型力求簡潔明快,材料上以玻璃、鋼材為主;輕巧的建筑與現狀龍門吊高大的柱子相穿插,形成豐富的景觀效果。
3.3.4 休閑吧
休閑吧位于場地西側,結合原有龍門吊布置風格獨特的低層酒吧等休閑建筑,建筑底層架空,簡潔明快, 漂浮于濕地之上。休閑吧是世博會熱鬧之余的安靜休閑場所。會后,根據功能需要可改造成老年俱樂部或其它功能。
3.4 生態(tài)與人文理念下的技術
生態(tài)與人文理念和技術貫穿全部設計過程,體現在:
a)生態(tài)護岸及生態(tài)防洪堤:根據水流動力情況,分別用植物、網箱、拋石和棧橋式的護岸,來解決水流沖刷問題,并建議循環(huán)利用大量建筑廢渣。
b)鄉(xiāng)土物種應用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意識及措施;
c)材料的節(jié)約和循環(huán):本設計使用竹材作為戶外臨時家具及蔭棚和鋪裝材料,展后撤除粉碎以作為有機肥料,體現節(jié)約和綠色理念;同時,竹子為中國特別是江南之盛產,富有特色,成本低廉,加工產品多樣、設計靈活,可成為世博園景觀的一大特色。
d)雨水收集、循環(huán)和綠色能源的利用:利用生物凈化原理,通過島嶼結構擴大邊界面積,提高生物凈化效率;并利用太陽能和風能來進行水循環(huán)利用。
e)彈性的會時和后設計:充分考慮會展期間高密度的人流需求,同時考慮會后作為城市公園和綠地的需求。 戶外設施都具有可拆卸的設計,尺度和空間上都具有可恢復的特點,材料上度滿足可循環(huán)利用的要求。
4、結語
世博會、特別是世博園的核心景觀不應該作為中國向世界“耀武揚威”的場所,更應該成為中國向世界表達環(huán)境危機意識以及面對危機努力尋求解決途徑的機會;當我們掌握幾百、上千億元的投資,雄心勃勃地建造世界一流的建筑和宏偉的世博園時,我們不應忘記,一個“令人難忘”(上海市領導語)的工程在于它能用最經濟、簡單的手段,科學而藝術地解決問題。在這塊場地上的主要問題是諸如洪澇問題、人流集散、生態(tài)重建、工業(yè)遺產的再利用問題,如果2010年的世博會能經濟而藝術地、全部利用現有工業(yè)建筑來進行,那才是一個“令人難忘”的、讓我們值得驕傲的世博會。世博園核心區(qū)的景觀方案便是這樣一種嘗試。
注:項目委托單位: 上海世博土地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市綠化管理局研究與設計單位: 北京土人景觀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項目負責人與首席設計師: 俞孔堅主要前期研究人員:方琬麗 程成 奚雪松主要設計人員:凌世紅 Malte Selugga 潘陽 張靜 劉向軍 丁紅霞 牛靜 龍翔 張媛 林少華 臧亞南 袁天遠 何美才 邵宗博 Tom Kloepfel Krischan Payne
參考文獻:
[1] 李林, 魏衛(wèi)。國內外工業(yè)遺產旅游研究評述[J]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 (8):45-47.
[2] 劉伯英,城市工業(yè)地段更新的實施類型[J] .建筑學報,2006(8):21-23.
[3] 劉扶英,栗德祥 ,唐山市古冶區(qū)工業(yè)廢棄地活化與再生策略研究[J] .建筑學報,2006(8):24-27.
[4] 王建國 ,戎俊強。關于產業(yè)類歷史建筑和地段的保護性再利用[J] .時代建筑,2001(4):10-13.
[5] 阮儀三,張松。產業(yè)遺產保護推動都市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上海文化產業(yè)面臨的困境與機遇[J] .城市規(guī)劃匯刊, 2004(4):53-57.
[6] 張松。 上海工業(yè)遺產的保護與適當再利用 [J] .建筑學報,2006(8):16-20.
[7] 沈琴 ,趙鐵政。棕地與綠色空間網絡——唐山南湖采煤沉陷區(qū)空間再利用[J] .建筑學報,2006(8):28-30.
[8] 俞孔堅,龐偉。理解設計:中山岐江公園工業(yè)舊址再利用[J] .建筑學報, 2002(08):47-53.
[9] 俞孔堅, 劉向軍 ,張蕾 ,賈軍。中國工業(yè)遺產保護與利用實踐[J] .景觀設計,2006(4):72-76.
[10] 俞孔堅,方琬麗。中國工業(yè)遺產初探[J] .建筑學報,2006(8):12-15 .
[11] 劉會遠。上海該如何為籌辦世博會及保護江南造船廠重要遺跡交出理想答卷? [J] .現代城市研究2005(7):8-19;2005(8):14-21;2005(9):6-12;2005(11):4-11;2005(12):12-19.
[12] 吳志強,鄧小兵。 從技術主義到理想主義—全球化背景下上海世博會理念的建立[J] .規(guī)劃師, 2005(2), Vol. 21:P75-78.
[13] 周漢民。世博會是上海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契機[J] .城市規(guī)劃學刊, 2004(2):1-5.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