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政策法規(guī) > 地方性法規(guī) > 正文
2007-01-03 10:10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中共深圳市委辦公廳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印發(fā)《深圳市信訪工作責任追究暫行辦法》的通知
(2006年3月23日)
深辦〔2006〕13號
《深圳市信訪工作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已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xiàn)予印發(fā),請認真貫徹執(zhí)行。
深圳市信訪工作責任追究暫行辦法
第一條 為進一步強化我市各級黨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信訪工作責任,保障信訪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wěn)定,根據(jù)《信訪條例》和《廣東省實行信訪工作責任制暫行辦法》等有關規(guī)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全市各級黨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當科學、民主決策,依法履行職責,從源頭上預防導致信訪事項的矛盾和糾紛。
全市各級黨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處理來信,接待來訪,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接受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切實為人民群眾服務。
第三條 全市各級黨和國家機關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行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其他領導分工負責,承辦工作人員直接負責,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信訪工作責任制。
第四條 信訪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有關機關和責任人的責任:
。ㄒ唬┮驔Q策失誤、工作失職、違法行政或者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損害群眾利益,激化矛盾,或者對上訪苗頭不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引發(fā)集體上訪、越級上訪或過激違法上訪;
。ǘ┌l(fā)生群眾越級到市以上(含市級)機關上訪時,未按市信訪、應急指揮部門的要求按時派出工作人員到現(xiàn)場協(xié)助處理;
。ㄈ┌l(fā)生群眾越級到市以上(含市級)機關上訪后,沒有認真落實上級機關的處理意見,沒有及時答復和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沒有做好群眾疏導教育和穩(wěn)控工作,造成群眾重復到市以上(含市級)機關上訪;
。ㄋ模┪窗础缎旁L條例》的規(guī)定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對屬于法定職權范圍內應當受理的信訪事項拒不受理,應當告知信訪人的事項拒不告知,應予支持的投訴請求未予支持;
(五)對上級交辦的信訪案件不認真辦理,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無正當理由不按期辦結,或者上報的材料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甚至弄虛作假;
。⿲赡茉斐缮鐣绊懙闹卮蟆⒕o急信訪事項和信訪信息,隱瞞、謊報、緩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緩報;
。ㄆ撸┐驌魣髲托旁L人,或者違反規(guī)定將信訪人提供的檢舉、揭發(fā)材料或有關情況透露、轉給被檢舉、揭發(fā)的人員或者單位;
。ò耍┢渌旁L工作失職、瀆職行為。
第五條 信訪工作責任追究的方式:
。ㄒ唬┴熈钕奁诟恼
。ǘ┴熈钭鞒鰰鏅z查;
(三)通報批評;
。ㄋ模h紀、政紀處分。
第六條 對有本辦法第四條所列情形之一,尚未造成不良后果的,責令有關單位和責任人限期改正;造成不良后果的,責令有關單位和責任人作出書面檢查,同時對該單位分管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造成較嚴重后果的,給予有關單位和責任人通報批評,同時對該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造成嚴重后果的,對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條 對區(qū)和市直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信訪工作責任追究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責令限期改正的,由市委、市政府信訪工作機構提出建議,市信訪工作領導小組作出決定后,由市委、市政府信訪工作機構發(fā)文并監(jiān)督執(zhí)行;
。ǘ┴熈顣鏅z查、給予通報批評的,由市委、市政府信訪工作機構提出建議,市信訪工作領導小組作出決定后,由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發(fā)文并監(jiān)督執(zhí)行。同時,對被責令書面檢查的單位,由市信訪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對分管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對被通報批評的單位,由市信訪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對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
(三)需要追究有關責任人黨紀、政紀責任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由市委、市政府信訪工作機構提出建議,報經市信訪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后,交由紀檢、監(jiān)察或者其他處分決定機關按照管理權限和規(guī)定的程序作出處分決定;
(四)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八條 對區(qū)屬單位、街道辦和市直部門所屬單位及其工作人員的信訪工作責任追究程序,由區(qū)、市直部門參照本辦法第七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九條 在信訪工作責任追究中,受到責令作出書面檢查、通報批評的單位和工作人員,取消當年各類評先、評優(yōu)資格。
第十條 本市各社會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的信訪工作責任追究參照本辦法執(zhí)行。
第十一條 本辦法由市委、市政府信訪工作機構負責解釋。
第十二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