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房地產估價師考試《案例與分析》第一章問答題1
2004年,某著名百貨公司將其擁有的某商場一部分出租給銀行,租期5年,剩余部分統(tǒng)一招商和經營管理,對招商引進的商戶收取較高的管理費?,F(xiàn)該百貨公司欲轉讓該商場而委托評估其轉讓價格。
【問題】1.該商場周邊近期有較多權利性質相同的臨街鋪面正常交易的實例,可否選取其作為可比實例?為什么?
2.確定出租部分的潛在毛收入時應注意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3.確定自營部分的凈收益時應注意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正確答案』本題考查的是比較法的可比實例的選取、收益法價值形成過程的注意問題。
1.本題考查的是影響商業(yè)房地產價格的因素。不能直接將其選作可比實例(1分)。因為:
(1)雖然商場與臨街商鋪的大類用途相同,但不一定其小類用途也相同;
(2)商場與臨街商鋪的規(guī)模不相當;
(3)商場與臨街商鋪的建筑結構是否相同不清楚;
(4)商場與臨街商鋪的檔次是否相同不清楚;
(5)商場與臨街商鋪成交日期是否接近不清楚;
(6)商場與臨街商鋪交易類型與目的是否相同不清楚;
(7)商場剩余部分招商管理費較高,與臨街鋪面可能不同。參見教材P104~107。
2.本題考查的是商業(yè)房地產估價的技術路線及難點處理。潛在毛收入是假定房地產在充分利用、無空置情況下的收入。
(1)租約期內按租約租金,租約期外按正??陀^的市場租金計算。(2分)
(2)應考慮租賃保證金和押金的利息收入或應考慮是否存在無形收益。(2分)
參見教材P108。
3.(3分)本題考查的是商業(yè)房地產估價的技術路線及難點處理。(1)確定自營部分凈收益,應為商品銷售收入扣除商品銷售成本、經營費用、商品銷售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商業(yè)利潤。
(2)因向商戶收取的管理費較高,應調查附近類似商場的正常管理費水平作為測算之用。
(3)測算時不僅考慮有形貨幣收益,還應考慮各種無形收益。
(4)確定合理的收益期限,在該商場的自然壽命、法律規(guī)定等基礎上,結合剩余經濟壽命來確定。
參見教材P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