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 > 政策法規(guī) > 地方法規(guī) > 正文

河北省地名管理規(guī)定

2013-09-26 17:11    【  【打印】【我要糾錯】

  《河北省地名管理規(guī)定》已經2010年10月28日省政府第71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二○一○年十一月三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地名管理,實現地名的標準化,適應城鄉(xiāng)建設、對外交往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根據國務院《地名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本規(guī)定適用于本省行政區(qū)域內地名的命名、更名與銷名、標準地名的使用、地名標志的設置以及相關管理活動。

  第三條 本規(guī)定所稱地名,是指具有指位功能的自然地理實體名稱和人文地理實體名稱。包括:

 。ㄒ唬┥健⒑、湖、海、瀑布、泉、島、灘涂、淀、洼、平原、沙漠、草原等自然地理實體名稱;

 。ǘ┦、設區(qū)的市、縣、自治縣、縣級市、市轄區(qū)、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街道辦事處等行政區(qū)域名稱;

 。ㄈ┐迕裎瘑T會、居民委員會等區(qū)域性群眾自治組織轄區(qū)名稱;

  (四)煤田、油田、農區(qū)、林區(qū)、牧區(qū)、漁區(qū)、工業(yè)區(qū)、開發(fā)區(qū)等專業(yè)區(qū)名稱;

 。ㄎ澹┳匀淮、居民區(qū)、街巷、門戶、樓院等居民地名稱;

 。┡_、站、港、場、水庫、渠道、鐵路、公路、橋梁、隧道、閘涵等專業(yè)設施名稱;

 。ㄆ撸┪奈锕袍E、陵園、風景名勝區(qū)、自然保護區(qū)、旅游度假區(qū)、公園等紀念地和旅游勝地名稱;

 。ò耍┕矎V場、體育場、非居住用大樓、非住宅類居住大樓等大型建筑物名稱;

 。ň牛┢渌哂械孛饬x的名稱。

  第四條 地名管理工作在各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堅持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

  地名管理應當從地名的歷史和現狀出發(fā),保持地名的相對穩(wěn)定,并對歷史悠久、具有紀念意義的地名予以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對地名進行命名、更名。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qū)域內的地名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各自的職責,做好地名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六條 設區(qū)的市和縣(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根據城鄉(xiāng)規(guī)劃,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地名規(guī)劃。

  第二章 地名的命名、更名與銷名

  第七條 地名的命名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ㄒ唬┚S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有利于人民團結;

 。ǘw現當地歷史、文化、地理或者經濟特征;

 。ㄈ┖x健康,符合社會主義道德風尚;

  (四)除紀念性地名外,不以人名命名地名,禁止使用國家領導人的名字、外國人名、外國地名命名地名;

  (五)不得使用外國地名讀音或者外國語讀音命名地名;

 。┮坏匾幻Q應當與使用性質及規(guī)模相適應;

  (七)省內的鄉(xiāng)鎮(zhèn)名稱,同一縣級行政區(qū)域內的村民委員會和自然村名稱,同一城鎮(zhèn)內的同類地名名稱,不應重名、諧音;

 。ò耍┮话悴灰灾纳矫}、河流等自然地理實體名稱命名行政區(qū)域名稱,自然地理實體的范圍超出本行政區(qū)域的,不得以其名稱命名本行政區(qū)域名稱;

 。ň牛┼l(xiāng)鎮(zhèn)名稱以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所駐居民點名稱命名,街道辦事處名稱以街道辦事處所在街巷名稱命名;

 。ㄊ┚哂械孛饬x的臺、站、港、場名稱,其專名應當與所在地主地名的專名一致;

 。ㄊ唬┑孛砸(guī)范漢字為基本用字,不使用繁體字、異體字、生僻字、自造字、已廢止的字、疊字和容易產生歧義的詞語,一般不使用多音字,不單獨使用方位詞和數詞。

  第八條 地名更名應當符合下列規(guī)定:

  (一)不符合本規(guī)定第七條第一、三、四、五項規(guī)定的,必須更名;

 。ǘ┎环媳疽(guī)定第七條第七、九、十、十一項規(guī)定的,在征得有關方面和當地多數居民同意后,予以更名;

 。ㄈ┮坏囟嗝、一名多寫的,應當確定一個統一的名稱和用字。

  不屬于前款規(guī)定范圍,可改可不改且當地多數居民不同意更名的地名,不予更名。

  第九條 本省在國內著名或者跨兩個以上省級行政區(qū)域的自然地理實體的命名、更名,按規(guī)定程序報國務院審批;跨兩個以上設區(qū)的市或者縣級行政區(qū)域的自然地理實體的命名、更名,分別由相關行政區(qū)域的設區(qū)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共同提出申請,經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后,報省人民政府審批;其他自然地理實體的命名、更名,由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經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后,報省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條 行政區(qū)域的命名、更名,按國家有關行政區(qū)劃管理的規(guī)定辦理。

  第十一條 區(qū)域性群眾自治組織轄區(qū)和自然村的命名、更名,由所在地鄉(xiāng)級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經村民會議或者居民會議討論通過、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后,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第十二條 煤田、油田、農業(yè)區(qū)、林區(qū)、牧區(qū)、漁區(qū)、工業(yè)區(qū)、開發(fā)區(qū)等專業(yè)區(qū)的命名、更名,可以由有關專業(yè)主管部門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請或者由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經有審批權的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后,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三條 居民區(qū)的命名,由建設單位在項目立項前提出申請,經所在地設區(qū)的市、縣(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后,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居民區(qū)的更名,由建設單位或者產權所有人提出申請,經所在地設區(qū)的市、縣(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后,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

  城鎮(zhèn)街巷的命名、更名,由設區(qū)的市、縣(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審批。農村街區(qū)式聚落街巷的命名、更名,由村民委員會提出方案,經鄉(xiāng)級人民政府同意、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后,報縣級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四條 門戶、樓院編碼由設區(qū)的市、縣(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現行職責分工統一編制,并頒發(fā)使用證書。

  第十五條 紀念地和旅游勝地以及專業(yè)設施的命名、更名,由有關單位或者專業(yè)主管部門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經有審批權的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后,報本級人民政府專業(yè)主管部門審批。

  第十六條 申請地名的命名、更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ㄒ唬┑乩韺嶓w的性質、位置、規(guī)模;

  (二)命名、更名的理由;

 。ㄈ⿺M用地名的漢字、標注聲調的漢語拼音、含義;

 。ㄋ模┯嘘P方面的意見及相關材料。

  民政部門或者有關專業(yè)主管部門一般應當自受理地名的命名、更名申請之日起20日內辦結審批手續(xù)。涉及公眾利益,需要征求有關方面意見并進行協調的,民政部門或者有關專業(yè)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辦結審批手續(xù)。

  第十七條 建筑物名稱的命名,由建設單位或者產權所有人在項目立項前,將擬用名稱向所在地設區(qū)的市、縣(市)人民政府備案。建筑物名稱的更名,由建設單位或者產權所有人將擬更改名稱向所在地設區(qū)的市、縣(市)人民政府備案。設區(qū)的市、縣(市)人民政府在備案時,發(fā)現備案的建筑物名稱不符合國家和本省規(guī)定的,應當立即通知建設單位或者產權所有人更改。

  第十八條 除橋梁、隧道外,其他地名的冠名權不得實行有償使用。對橋梁、隧道名稱,有關單位提出申請的,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可以實行有償命名。在有償命名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將擬命名的名稱逐級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核。

  有償命名所得收入應當全部上繳同級財政。

  第十九條 地名的命名、更名應當征求有關部門、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必要時可以舉行聽證會。重要地名的命名、更名可以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

  第二十條 因自然變化、行政區(qū)域調整、城市建設等原因導致地名無存在必要的,應當按地名管理的審批權限和程序予以銷名。

  第二十一條 經設區(qū)的市、縣(市)人民政府批準命名、更名、銷名的地名,應當按檔案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存檔。

  第二十二條 居民區(qū)名稱經批準、建筑物名稱備案后,由設區(qū)的市、縣(市)人民政府頒發(fā)使用證書。

  第二十三條 對原有的居民區(qū)、建筑物、門戶、樓院頒發(fā)證書所需費用,由頒發(fā)證書的人民政府承擔。對新建的居民區(qū)、建筑物、門戶、樓院頒發(fā)證書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

  第三章 標準地名的使用

  第二十四條 依照本規(guī)定批準、備案的地名和編制的門戶、樓院編碼,為標準地名。

  對新批準、備案和編制的標準地名,設區(qū)的市和縣(市)人民政府應當自批準之日起30日內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五條 除有特殊需要外,下列范圍內應當使用標準地名:

 。ㄒ唬┥嫱鈪f定、文件;

 。ǘC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的公告、文件;

 。ㄈ﹫罂、廣播、電影、電視和信息網絡;

 。ㄋ模┙窒飿酥尽⒔ㄖ飿酥、居民區(qū)標志、門戶樓院牌、景點指示標志、交通導向標志、公共交通站牌;

 。ㄎ澹┥虡恕⑴曝、廣告、合同、證件、印信;

 。┕_出版發(fā)行的地圖、電話號碼簿、郵政編碼冊等地名密集出版物。

  第二十六條 標準地名一般由專名和通名組成。

  標準地名應當使用規(guī)范的漢字書寫,并以漢語普通話為標準讀音。使用羅馬字母漢語拼音拼寫時,應當符合國家公布的《漢語拼音方案》和《中國地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guī)則》的規(guī)定。

  少數民族語地名應當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譯寫。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編纂本行政區(qū)域的標準地名出版物,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編纂。

  第二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建立地名信息系統,及時更新地名信息,并向社會提供地名信息咨詢服務。

  第四章 地名標志的設置

  第二十九條 經常被社會公眾使用的標準地名,應當按國家和本省的有關標準、規(guī)范設置地名標志,并做到美觀、大方、醒目、堅固。

  第三十條 重要自然地理實體、行政區(qū)域、居民區(qū)、城鎮(zhèn)街巷、導向標志等地名標志,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設置、維護和管理。農村的地名標志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會同所在地鄉(xiāng)級人民政府規(guī)劃,鄉(xiāng)級人民政府負責設置、維護和管理。其他地名標志,由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和管理權限負責設置、維護和管理。

  第三十一條 新建居民區(qū)、街巷、橋梁、隧道和公共廣場的地名標志,應當在工程竣工前設置完成。其他地名標志,應當自地名公布之日起60日內設置完成。

  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對地名標志設置、維護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發(fā)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通知設置單位在30日內維護或者更換:

 。ㄒ唬┑孛麡酥疚词褂脴藴实孛蛘邩邮、書寫、拼寫不符合國家標準的;

  (二)地名已更名但地名標志未更改的;

 。ㄈ┑孛麡酥酒茡p、字跡模糊或者殘缺不全的;

 。ㄋ模┰O置位置不當的。

  第三十三條 地名標志的設置、維護和管理所需經費,按下列規(guī)定承擔:

 。ㄒ唬┳匀坏乩韺嶓w、行政區(qū)域、城鎮(zhèn)街巷的地名標志以及原有的居民區(qū)、門戶、樓院的地名標志,由本級財政承擔;

 。ǘ┬陆、改建、擴建建設項目的地名標志,列入工程預算,由建設單位承擔;

 。ㄈ┺r村的地名標志,由縣級人民政府承擔;

 。ㄋ模┢渌孛麡酥荆稍O置單位承擔。

  第三十四條 地名標志是國家法定標志物,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涂改、玷污、遮擋、移動、拆除、毀損、盜竊地名標志。

  確需移動或者拆除地名標志的,應當與地名標志的設置單位協商一致,經有關專業(yè)主管部門或者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同意,并承擔移動或者拆除費用。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民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地名管理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ㄒ唬┎灰婪▽徟孛、更名申請的;

 。ǘ┰趯Φ孛O(jiān)督檢查時發(fā)現問題不及時查處的;

 。ㄈ┎话匆(guī)定設置地名標志的;

 。ㄋ模┢渌麨E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三十六條 違反本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擅自命名、更名地名的;

 。ǘ┎话幢疽(guī)定第二十五條第一至五項的規(guī)定使用標準地名的;

 。ㄈ┎话匆(guī)定書寫、拼寫、譯寫地名的;

  (四)不按規(guī)定將建筑物名稱備案的;

  (五)不按規(guī)定設置、維護地名標志的。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第六項規(guī)定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八條 違反本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最高不超過三萬元罰款。

  第三十九條 擅自涂改、玷污、遮擋、移動、拆除地名標志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四十條 故意毀損、盜竊地名標志以及阻礙民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依法執(zhí)行職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一條 本規(guī)定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延伸閱讀:地名 地方法規(guī)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