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學習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APP學習更便捷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微信公眾號

010-82326699

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掃碼并回復安全工程師進群
當前位置: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中級安全工程師 > 備考資料 > 復習資料 > 正文

海因里希法則:安全生產(chǎn)管理知識點

2020-10-10 17:40   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字體: 打印 收藏

海因里希法則

這個法則是1941年美國的海因里希從統(tǒng)計許多災害開始得出的。當時,海因里希統(tǒng)計了55萬件機械事故,從而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即事故法則(海因里希法則):在機械事故中,傷亡、輕傷、不安全行為的比例為:1:29:300.

這個法則說明,在機械生產(chǎn)過程中,每發(fā)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產(chǎn)生人員傷害,29件造成人員輕傷,1件導致重傷或死亡。

對于不同的生產(chǎn)過程,不同類型的事故,上述比例關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這個統(tǒng)計規(guī)律說明了在進行同一項活動中,無數(shù)次意外事件,必然導致重大傷亡事故的發(fā)生。

例如,某機械師企圖用手把皮帶掛到正在旋轉的皮帶輪上,因未使用撥皮帶的桿,且站在搖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寬大的長袖工作服,結果被皮帶輪絞入,導致死亡。事故調查結果表明,他這種上皮帶的方法使用已有數(shù)年之久,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查閱前四年病歷資料,發(fā)現(xiàn)他有33次手臂擦傷后治療處理記錄。這一事例說明,事故的后果雖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動作在事故發(fā)生之前已暴露過許多次,如果在事故發(fā)生之前,抓住時機,及時消除不安全因素,許多重大傷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報考指南

安全工程師_報考指南
  • 報 名 時 間

    6月左右

  • 大綱 / 教材

    6月左右

  • 準考證打印

    考前10日至一周內

  • 考 試 時 間

    10月25、26日

  • 考 試 成 績

    考后2個月左右

  • 合格證領取

    考后3個月左右

閱讀排行

安全真題

關注更多

立即掃碼添加學習顧問

報考指導

考情速遞

備考計劃

幫你選課

網(wǎng)站地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