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布置形式
枝狀管網比較簡單,造價低,運行管理方便,其管徑隨著距熱源距離的增加而減小。缺點是沒有供熱的后備性能,即當網絡某處發(fā)生故障時,將影響部分用戶的供熱。
環(huán)狀管網(主干線呈環(huán)狀)的主要優(yōu)點是具有供熱的后備性能,但它的投資和鋼材耗量比枝狀管網大得多2.敷設方式
(1)架空敷設。
架空敷設按支架高度不同,可分為低支架、中支架和高支架三種敷設形式。
低支架敷設時,管道保溫層外殼距地面的凈高不小于0.3m;中支架敷設時,其凈高一般為2.0~4.0m;高支架敷設時,凈高應不低于4.5m.
?。?)地溝敷設
1)通行地溝敷設。當熱力管道通過不允許開挖的路段,熱力管道數量多或管徑較大,地溝內任一側管道垂直排列寬度超過1.5m時,采用通行地溝敷設。通行地溝凈高不應低于1.8m,通道寬度不應小于0.7m.
2)半通行地溝敷設
當熱力管道通過的地面不允許開挖,或管道數量較多、采用通行地溝難于實現或經濟不合理時,可采用半通行地溝敷設。半通行地溝一般凈高為1.2~1.4m,通道凈寬0.5~0.6m,長度超過60m應設檢修出入口。
3)不通行地溝敷設。管道數量少、管徑較小、距離較短,以及維修工作量不大時,宜采用不通行地溝敷設。不通行地溝內管道一般采用單排水平敷設。
?。?)直接埋地敷設。熱力管道在土壤腐蝕性小、地下水位低(低于管道保溫層底部0.5m以上)、土壤具有良好滲水性以及不受腐蝕性液體侵入的地區(qū),可采用直接埋地敷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