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2 13:47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摘要:介紹地被植物的應用現狀,分析地被植物的作用,概括其配置原則,以便于園林中的運用。
關鍵詞:地被植物;園林綠化;現狀;作用;配置原則
幾千年的消耗使成片成片的綠地消失,那曾經被歌頌的樓蘭古國也未留下些殘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環(huán)境卻日益惡化。肆虐的風沙讓人類難以抵擋,荒漠化的加劇讓我們心神難安。文明前進的同時不應以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作代價。栽植地被植物改善環(huán)境已成為人類文明建設戰(zhàn)略任務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地被植物的應用現狀
1.1地被植物的含義
從廣義來說地被是指覆蓋在土壤上面的一切植物。在園藝學上地被的含義較狹窄,僅是指那些很接近地面的生長低矮的植物。在國外有人認為地被的高度應在45.7cm以內;有人則認為對一般條件的住宅,其高度應在30.5cm,對小的宅園應為7.6cm。還有人把大宅園的臺灣火棘(高可達91.5cm)或檉柳屬、圓柏屬植物(高61cm)也視為低矮植物。概括說來,地被是指覆蓋在地面的除去禾本科、莎草科以外,其他所有低矮(小于1.5m)植物的總稱。
1.2地被植物的作用
科學研究數據表明,大力發(fā)展地被,是保護環(huán)境、控制污染的有效措施。地被具有改善小氣候、保持水土、吸附塵埃、凈化空氣、降低噪音、美化環(huán)境等功能。發(fā)展地被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生產建設。特別是對于某些精密儀器、紡織、造紙以及食品等輕工業(yè)的生產環(huán)境,更能起到保護作用。因此,大面積栽植地被已成為建設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戰(zhàn)略任務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2.1生態(tài)效益。地被具有保護和改善城市環(huán)境的功能,起著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作用。
(1)地被可直接為人類提供O2、吸收CO2。在光合作用中植物每吸收44g的CO2可放出32g的O2。
(2)地被能吸煙滯塵、殺菌和凈化空氣。如野草莓抗煙、抗塵力強,馬藺對SO2有抗性。地被植物的葉片上有很多絨毛,它能吸附空氣中的飛塵,還能稀釋、分解、吸收、固定大氣中的有害物質,并能通過光合作用轉害為利。有些地被植物能起到“綠色警報器”的作用。地被是天然的吸塵器,我國北方風沙危害嚴重,目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大力種植地被植物。
。3)地被有調節(jié)小氣候的作用。地被在炎熱的夏天,能吸收地面的太陽輻射熱,同時還能散發(fā)出大量的水氣,增加空氣的濕度,可降低空氣溫度2~3℃。因此,它可起到天然散熱器的作用。在冬季,地被栽植土地上的風速比裸露土面低10%,溫度增高3~5℃,濕度增加5%~18%。
(4)涵養(yǎng)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在河流上游沿岸大力栽樹種草,可起到固土護坡、減少徑流的作用,能夠減少或阻止水患的發(fā)生。地被與草坪的根系密布在地表層,不僅具有固土護坡作用,而且能蓄存大量雨雪水分,減少水土沖刷。事實證明,荒山陡坡種草以后,雨后河水清,暴雨不成災,同時又能調節(jié)氣候,對促進農業(yè)生產有明顯作用,還能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地被是湖邊、堤岸、河旁和陡坡等傾斜地保持水土的最好材料,也是保持城市排水明溝和鐵路護坡、立交公路等水土的最好材料。
(5)防風固沙,減少塵土飛揚。
1.2.2環(huán)境效益。
(1)保護視力及減少太陽輻射。綠色植物能減少太陽對人類眼睛的損傷,對保護視力以及恢復視神經疲勞均有良好的功能。
。2)可把園林中的花卉、樹木、道路、山石、水體聯系起來形成統(tǒng)一的綠化景觀。
。3)減弱噪音。按植物立體層次將草坪、地被、灌木、喬木布置成40m寬的綠地,可降低噪音10~15db?拷萜褐参锔康耐寥滥芪章暳,對消除城市噪音起著重要作用。
1.2.3經濟效益。地被可為牲畜提供部分飼料,有的還可做香料。如:白三葉是優(yōu)良的牧草資源。地被植物具有保護、美化及改良環(huán)境的功能:
①地被植物能覆蓋表土,防止泥沙的流失。
②可以減少空氣的塵埃,從而凈化空氣。
、劭梢詼p少噪音及耀眼的光線。
、芸梢苑乐沟孛鏌崃康睦鄯e。此外,經過美化的環(huán)境,可以間接增加土地和房屋的價值,又可以使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充滿詩情畫意。
2、地被及草坪栽植應遵循的原則
(1)應根據園林功能進行配置。如:人類活動、游憩的場所,公園草坪、運動草坪、機場道路邊、角等處應栽植喜光、耐踐踏的地被;在水池、雕像、紀念塔等建筑物周圍的地被是不耐踐踏的但要耐蔭。
。2)根據植物生長習性配置,要適地適草、適地適樹,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3)要能充分發(fā)揮草坪的藝術效果。地被可作草坪的邊緣點綴,也可在草坪內作重點裝飾。邊緣處理不僅是草坪的界限標志,而且也是組成草坪空間感的主要因素,布置時要疏密相間,曲折有致,高低錯落,可形成綴花草坪、花壇草坪,還能做成文字、圖案、飄帶等。
(4)地被植物色彩要與草坪協調,要四季有景。隨著季節(jié)變化要突出重點植物景觀,做到四季皆有景可賞,不至于單調。桃、杏、李能使春來早,花色亮麗絢爛,配以夏季開花的半支蓮、珍珠梅、六月雪等讓人涼爽舒適,秋季有果的忍冬和山楂以及在那白雪皚皚的冬地上點綴以火紅的火棘果和南天竹等給人無限的暖意。
。5)山石植物配置要自然錯落。多以蕨類植物和藤本植物來體現其自然風貌,也增添了不少野趣。
3、地被植物的選擇
地被植物選擇時要十分慎重。首先應選擇適應性強的土著植物,其次應適當、謹慎引入外來的優(yōu)良植物。由于地被植物普遍都具有很強的生長勢和抗逆性,因此在引種時要客觀地權衡其利弊,注意汲取國內外過去引種的經驗教訓,要以環(huán)境學、生態(tài)學、生物學等多角度來權衡研究其是否會造成損失或有潛在的破壞性。
4、結語
地被植物的應用豐富了園林景觀,增加了草地單一的色彩,也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栽植在噴水池、雕像、紀念塔等建筑物周圍的地被,城市街心、路邊上點綴街景的綠帶,既能襯托建筑物的雄偉壯觀,又減少了城市灰塵的飛揚,同時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地被植物還能阻撓肆虐的風沙,減弱北方春季多沙塵暴的現象,同時覆蓋于坡地、公路斜坡和堤岸,起到保護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也為保護人類的血脈——水的涵養(yǎng)蓄積起到了不可小視的作用。綜上所述,地被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前景是非?捎^的。
5、參考文獻
[1] 譚繼清.草坪地被栽培技術[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
[2] 齊健英.花卉及草坪高新栽培技術[M].沈陽:沈陽出版社,1998。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