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9 09:51 安徽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安徽省關于組織申報省級民用建筑能效測評機構的通知
建科函〔2010〕799號
各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委(城鄉(xiāng)建委):
為加快推進我省民用建筑能效測評工作,保障國家和省建筑節(jié)能示范工程的順利開展,根據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民用建筑能效測評標識管理暫行辦法》和《民用建筑能效測評機構管理暫行辦法》,決定組織開展省級民用建筑能效測評機構的申報和認定工作,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
省級能效測評機構將承擔全省建筑節(jié)能工程、一星和二星級綠色建筑、省級建筑節(jié)能示范工程的能效測評。申報單位應具備承擔能效綜合測評、圍護結構能效測評、采暖空調系統(tǒng)能效測評、可再生能源系統(tǒng)能效測評、能效測評涉及的設備和產品的見證取樣檢測等全部建筑能效測評業(yè)務的資格。其基本條件如下:
1、具備獨立法人資格。
2、注冊資本金不少于200萬元。
3、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業(yè)務活動固定場所和開展能效測評業(yè)務所需的設施及辦公條件。
4、應當取得計量認證。認可資格、授權檢驗范圍及通過認證的計量檢測項目應當滿足《民用建筑能效測評與標識技術導則》所規(guī)定內容的需要。
5、測評機構應具有對檢測結果進行評估分析的能力。測評機構人員的數量與素質應與所承擔的測評任務相適應。測評機構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具備勝任本崗位工作的業(yè)務能力,專業(yè)技術人員的比例不得低于80%,高級工程師以上人員不低于10%(至少應有1名正高級工程師),工程師以上人員比例不得低于40%,其中,從事本專業(yè)3年以上的業(yè)務人員不少于30%。
6、應當有近兩年來的建筑節(jié)能相關或相近的檢測業(yè)績。
7、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和符合相關要求的質量管理體系。
8、技術經濟負責人為本機構專職人員,具有10年以上檢測管理經驗,具有高級技術或經濟職稱。
二、申報資料
1、《安徽省民用建筑能效測評機構申報書》(可在安徽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網站節(jié)能科技欄目中下載);
2、申請單位出具的表明其具備相應能力的書面申請(包括:技術、人員、設備、資質、資金方面的能力),報告內容應當包括:
。1)表明其能夠承擔擬申請建筑能效測評業(yè)務的能力;
。2)表明其對擬申請建筑能效測評業(yè)務技術要求的全面理解;
。3)表明其具備與所從事業(yè)務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技術標準等全面的知識。
3、表明申請單位具備相應能力的證明材料,包括:
。1)測評機構中技術人員的職稱證書、身份證、勞動合同及社保證明或事業(yè)單位證明材料等;
。2)計量認證證書(CMA)及附件;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授權的實驗室認可的證書及附件;
。3)近兩年來的測評合同書、測評報告等相關材料;
。4)取得的相關科研成果證書和成果材料。
以上材料一式10份,其中一份為原件。
三、申報時間
請于2010年9月12日前將申報資料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建筑節(jié)能和科技處,逾期不予受理。
四、申報程序
1、申報單位按統(tǒng)一格式將申報材料報送所在省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申報材料經審查符合要求后,簽署推薦意見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
2、申報單位是省屬或中央企事業(yè)單位的,直接報送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劉 蘭 聯系電話:0551-2871530
二〇一〇年九月三日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