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 > 政策法規(guī) > 地方性法規(guī) > 正文

上海市關于評標專家2012年度資格復驗的通知

2012-12-03 16:23  上海建筑建材業(yè)  【  【打印】【我要糾錯】

  上海市建設工程評標專家資格復驗工作將于即日起開始辦理。為加強對在庫專家的管理,規(guī)范專家評標行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相關要求,現(xiàn)將本年度資格復驗的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請資格復驗的所有評標專家(除年齡65周歲以上的資深專家外)均須提交《上海市建設工程評標專家資格認定表》(以下簡稱《認定表》)和《上海市建設工程評標專家資料電腦登錄表(2011版)》(以下簡稱《登錄表》)各一份。《認定表》和《登錄表》均須加蓋專家現(xiàn)所在法人單位公章(已退休未受聘的專家,蓋退休前法人單位公章)。

  二、單位蓋章前須對評標專家填報的以下內容重點核實確認:

 。ㄒ唬┰u標專家目前的學歷、職稱及執(zhí)業(yè)資格。

 。ㄈ鐑赡陜嚷毞Q有變化,須提供變更后的職稱證書復印件。)

  (二)評標專家的專業(yè)。

  (三)專家近期的主要專業(yè)經歷和業(yè)績。

 。ㄋ模兜卿洷怼分屑媛毲闆r的變更及新增(不論新增或變更兼職單位,均須如實填寫單位全稱并加蓋該單位公章)。

 。ㄎ澹兜卿洷怼分锌蛇x評標區(qū)域的變更。

  區(qū)(縣)專家原則上須參加所屬區(qū)(縣)及周邊區(qū)(縣)的評標項目,施工類市級評標專家可選擇參加一個區(qū)(縣)及周邊項目的評標,勘察、設計、監(jiān)理類市級評標專家因資源有限,需參加全市評標項目。

  三、申請復驗的評標專家,憑本人《上海市建設工程評標專家資格證書》原件、《認定表》、《登錄表》及相關證明(如有),前往上海市建設工程評標專家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小木橋路683號505C室)辦理資格復驗,可本人辦理,亦可單位統(tǒng)一前來辦理。

  四、為給評標專家提供方便,資格復驗原則上當場辦結。但涉及資料變更的評標專家,因部分變更事項須經上海市建設工程評標專家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核準后統(tǒng)一辦理,其《上海市建設工程評標專家資格證書》原件可于2012年12月17日~12月28日之工作日內統(tǒng)一領取。

  五、資格復驗辦理時間:發(fā)出通知之日起至2012年12月14日,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30~16:00.逾期未參加復驗的評標專家名單將在上海市建筑建材業(yè)網上予以公示。

  六、超齡專家資格延續(xù):

  凡具有副高級職稱、年齡超過65周歲以上以及具有正高級職稱、年齡超過70周歲以上的評標專家,原則上不再續(xù)聘。但有以下情況的,經評標專家本人提出申請、所在法人單位蓋章同意后,由專家管委會辦公室統(tǒng)一上報管委會同意后,可以延續(xù)一個復驗周期(兩年)。

 。ㄒ唬⿲<覍I(yè)屬于30人以下的稀缺專業(yè)的(專業(yè)列表附后),且本人健康狀況良好,評標經驗豐富,愿意繼續(xù)服務于招投標事業(yè)。

  (二)兩年中經評標評估提名“表揚”的(此類專家由管委會辦公室通知)。

  七、聯(lián)系人:蘇振國、謝莉芬。聯(lián)系電話:54614788-5013、5117(復驗期間電話繁忙,請耐心撥打)。

  特此通知。

  附件一《上海市建設工程評標專家資格認定表》

  附件二《上海市建設工程評標專家資料電腦登錄表(2011版)》

  附件三稀缺專業(yè)列表

  上海市建設工程評標專家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責任編輯:風信子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