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專業(yè)資料 > 施工方案 > 正文

某隧道施工方案(新奧法原理)

2012-10-12 15:06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整理  【  【打印】【我要糾錯】

  1 工程概況

  1.1 設計概況

  ×××隧道為小凈距隧道,單洞長582m.最大埋深48米,洞門墻采用C20級混凝土澆筑,洞內路面采用240mm厚水泥混凝土。

  1.2 隧道地質

 。1)工程地質

  進出口圍巖以松散低液限粘土及強風化泥巖為主,巖性呈松散及碎裂結構;中部圍巖為泥質粉砂巖、泥巖夾粉細砂巖,屬軟質巖,受構造影響輕微,巖石為弱風化,裂隙較發(fā)育——不發(fā)育,巖體較完整,局部地段較破碎,呈塊狀砌體結構及塊石狀鑲嵌結構。

  (2)水文地質

  ×××隧道進出口地下水活動呈浸潤狀,圍巖穩(wěn)定性差,易坍塌。仰坡低液限粘土在施工時應全部清除,保證施工安全;中部泥巖主要以浸潤狀滴水為主,泥質粉砂巖及粉細砂巖則以裂隙、層間線狀或小股狀產(chǎn)出。圍巖基本穩(wěn)定,由于巖層傾角平緩,層間結合一般——較差,加之裂隙切割,洞室開挖后拱部無支護時易順層面塌落,小坍塌,側壁基本穩(wěn)定。

  1.3 結構形式及支護參數(shù)

  隧道結構按新奧法原理進行設計,施工時采用復合襯砌,以藥卷錨桿、管棚、注漿小導管為超前支護,以錨桿、掛鋼筋網(wǎng)、濕噴混凝土等為初期支護,并輔以鋼拱架、中空注漿錨桿、藥卷錨桿、自進式錨桿等支護措施,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圍巖的自承能力,在監(jiān)控量測信息的指導下施作初期支護和二次模筑襯砌。

……

  詳情請下載附件某隧道施工方案(新奧法原理)

責任編輯:向日葵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