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師《生產(chǎn)技術》:石油天然氣油氣儲運安全技術
第三節(jié) 石油天然氣油氣儲運安全技術
9.3.1 大綱要求與分析
一、了解輸油氣站場、儲油(氣)庫、輸油氣管道的防腐絕緣與陰極保護,管道安全監(jiān)控技術;
二、熟悉管道檢測、管道維修與搶修等安全技術。
9.3.2 教材知識點重點提示
一、管道線路
1.管道線路的布置及水工保護
(1)輸油氣管道不得通過城市水源地、飛機場、軍事設施、車站、碼頭。
?。?)埋地輸油氣管道與高壓輸電線平行或交叉敷設時,其安全間距應符合GB 50061.GB 50253規(guī)定;與高壓輸電線鐵塔避雷接地體安全距離不應小于20 m,
?。?)埋地輸油氣管道與通信電纜平行敷設時,其安全間距不宜小于10 m;
?。?)埋地輸油氣管道與其他管道平行敷設時,其安全間距不宜小于10 m;
二、輸油氣站場
1.一般規(guī)定
輸油氣站的進口處,應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牌及進站須知。對進入輸油氣站的外來人員應進行安全注意事項及逃生路線等應急知識的教育培訓。石油天然氣站場總平面布置, 應根據(jù)其生產(chǎn)工藝特點、火災危險性等級功能要求, 結(jié)合地形、風向等條件, 經(jīng)技術經(jīng)濟比較確定。石油天然氣站場內(nèi)的鍋爐房、35 kV 及以上的變 ( 配 ) 電所、加熱爐、水套爐等有明火或散發(fā)火花的地點, 宜布置在站場或油氣生產(chǎn)區(qū)邊緣。石油天然氣站場總平面布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可能散發(fā)可燃氣體的場所和設施, 宜布置在人員集中場所及明火或散發(fā)火花地點的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cè)。
?。?)甲、乙類液體儲罐, 宜布置在站場地勢較低處,當受條件限制或有特殊工藝要求時, 可布置在地勢較高處, 但應采取有效的防止液體流散的措施。
?。?)當站場采用階梯式豎向設計時, 階梯間應有防止泄漏可燃液體漫流的措施。
?。?)天然氣凝液, 甲、乙類油品儲罐組, 不宜緊靠排洪溝布置。
3.輸氣站
(4)輸氣站場的防雷、防靜電。輸氣站場內(nèi)建(構(gòu))筑物的防雷分類及防雷措施符合GB 50057;工藝裝置內(nèi)露天布置的塔、容器等,當頂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 mm時,可不設避雷針保護,但應設防雷接地;可燃氣體、天然氣凝液的鋼罐應設防雷接地;防雷接地裝置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 Ω,僅做防感應雷接地時,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30 Ω;對爆炸、火災危險場所內(nèi)可能產(chǎn)生靜電的設備和管道,均應采取防靜電措施;每組專設的防靜電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宜大于100 Ω。
七、管道維搶修
根據(jù)管道分布,合理配備專職維搶修隊伍,并定期進行技術培訓。對管道沿線依托條件可行的,宜通過協(xié)議方式委托相應的管道維搶修專業(yè)隊伍負責管道的維搶修工作。合理儲備管道搶修物資。管材儲備數(shù)量不應少于同規(guī)格管道中最大一個穿、跨越段長度;對管道的閥門、法蘭、彎頭、堵漏工(卡)具等物資應視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儲備。應合理配備管道搶修車輛、設備、機具等裝備,并定期進行維護保養(yǎng)。
管道維搶修現(xiàn)場應采取保護措施,劃分安全界限,設置警戒線、警示牌。進入作業(yè)場地的人員應穿戴勞動防護用品。與作業(yè)無關的人員不應進入警戒區(qū)內(nèi)。在管道上實施焊接前,應對焊點周圍可燃氣體的濃度進行測定,并制定防護措施。焊接操作期間,應對焊接點周圍和可能出現(xiàn)的泄漏進行跟蹤檢查和監(jiān)測。
![公眾號](/upload/resources/image/2023/12/04/589315.png)
![安全真題](/upload/resources/image/2024/10/26/5964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