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分享,早日上岸!

掃碼了解并領取一造資訊及資料
當前位置:建設工程教育網 > 一級造價工程師 > 備考資料 > 復習資料 > 正文

2011年造價工程師考試輔導:項目融資主要方式(1)

2011-07-01 11:18  來源:  字體:  打印

  1. BOT方式

  BOT是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發(fā)展起來的一種主要用于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融資方式。其基本思路是,由項目所在國政府或其所屬機構為項目的建設和經營提供一種特許權協(xié)議(Concession Agreement)作為項目融資的基礎,由本國公司或者外國公司作為項目的投資者和經營者安排融資,承擔風險,開發(fā)建設項目并在特許權協(xié)議期間經營項目獲取商業(yè)利潤。特許期滿后,根據(jù)協(xié)議將該項目轉讓給相應的政府機構。

  通常所說的BOT主要包括以下三種基本形式:

 ?。?)標準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設—經營—移交。投資財團愿意自己融資,建設某項基礎設施,并在項目所在國政府授予的特許期內經營該公共設施,以經營收入抵償建設投資,并獲得一定收益,經營期滿后將此設施轉讓給項目所在國政府。

 ?。?)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即建設—擁有—經營—移交。BOOT與BOT的區(qū)別在于:BOOT在特許期內既擁有經營權,又擁有所有權。此外,BOOT的特許期要比BOT的長一些。

 ?。?)BOO(Build—Own—Operate)。即建設—擁有—經營。該方式特許項目公司根據(jù)政府的特許權建設并擁有某項基礎設施,但最終不將該基礎設施移交給項目所在國政府。

  除上述3種基本形式外,BOT還有10多種演變形式,如BT等。所謂BT,是指政府在項目建成后從民營機構中購回項目(可一次支付也可分期支付)。與政府借貸不同,政府用于購買項目的資金往往是事后支付(可通過財政撥款,但更多的是通過運營項目收費來支付);民營機構用于項目建設的資金大多來自銀行的有限追索權貸款。

  近年來,經常與BOT相提并論的項目融資模式是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所謂PPP(公私合作),是指政府與民營機構(或任何國營/民營/外商法人機構)簽訂長期合作協(xié)議,授權民營機構代替政府建設、運營或管理基礎設施(如道路、橋梁、電廠、水廠等)或其他公共服務設施(如醫(yī)院、學校、監(jiān)獄、警崗等),并向公眾提供公共服務。對民營機構的補償都是通過授權民營機構在規(guī)定的特許期內向項目的使用者收取費用,由此回收項目的投資、經營和維護等成本,并獲得合理的回報(即建成項目投入使用所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成為支付經營成本、償還貸款和提供投資回報等的唯一來源),特許期滿后項目將移交回政府(也有不移交的,如BOO)。

  由此可見,PPP與BOT在本質上區(qū)別不大,都是通過項目的期望收益進行融資,當然,PPP與BOT在細節(jié)上也有一些差異。例如在PPP項目中,民營機構做不了的或不愿做的,需要由政府來做;其余全由民營機構來做,政府只起監(jiān)管作用。而在BOT項目中,絕大多數(shù)工作由民營機構來做,政府則提供支持和擔保。但無論PPP或BOT方式,都要合理分擔項目風險,從而提高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效率,這是PPP或BOT的最重要目標。此外,PPP的含義更為廣泛,反映更為廣義的公私合伙/合作關系,除了基礎設施和自然資源開發(fā),還可包括公共服務設施和國營機構的私有化等,因此,近年來國際上越來越多采用PPP這個詞,有取代BOT的趨勢。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為您推薦

閱讀排行

更多
2025一造輔導

免費視頻

更多
  • 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
    建設工程造價管理

    達江老師

  • 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
    建設工程計價

    李娜老師

  • 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
    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土建)

    王英老師

  • 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
    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安裝)

    陳江潮老師

免費題庫

更多

免費資料下載排行

更多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