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師

當前位置: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報錯頁面_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您訪問的頁面已經離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頁或者返回首頁
9秒后跳轉到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首頁
 > 正文

2010年巖土工程師復習指導:山區(qū)巖土地基基礎不均勻沉降問題

2010-09-17 09:49 來源:來源于網(wǎng)絡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山區(qū)建筑物的地基基礎的不均勻沉降問題必須認真對待,從選點開始,直到工程地質勘察,設計和施工都應建立在摸清地質結構條件的前提下,按照客觀規(guī)律因勢利導地去開展工作。

  首先應認真查明和處理各種地下障礙物,確保地基基礎工程質量和進度。

  地下障礙物存在的年代有遠有近,埋藏有深有淺,分布有疏有密,范圍有大有小,沒有規(guī)律可循,只有認真作好地質勘測,分析判斷,精心處理,才能除掉建筑物的隱患。在查明了地下物之后,處理方案要謹慎選擇,且要有建設(監(jiān)理)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大家共同重視、共同努力,方能得到圓滿解決。

  一、山區(qū)建筑地基的特點

  山區(qū)建筑地基,由于地質條件復雜,與平原地區(qū)相比,具有如下特點:

  1、地面高差懸殊很大。大量的平整場地工作往往使同一建筑物的部分基礎置于挖方區(qū),而另一部分基礎置于填方區(qū);一部分基礎置于河道上,而另一部分基礎置于硬上層上,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使地基產生不均勻沉降。

  2、基巖起伏變化較大。由于基巖起伏,上覆土層的厚度不同,常常使建筑物一部分基礎置于堅硬的基巖上;另一部分基礎置于土層上,使建筑物地基產生不均勻沉降。

  3、土層復雜。山區(qū)地基由于土層在平面與豎向分布上常有很大的差異,不但層次多,且各種土層的物理力學指標相差懸殊,在平面上土層厚度變化較大。

  4、局部軟弱土層。山區(qū)常遇到有古(老)池塘,河道溝渠的淤泥細砂,軟塑狀粘性土層等局部軟弱土層,一般面積不大,對一個建筑物地基的影響雖只是局部的,但如果處理不當,易產生基礎不均勻沉降,也應重視。

  二、對不均勻地基的處理

  1、樁基礎采用爆擴樁、灌注極,打入樁穿過軟弱土層,將基礎支撐在堅硬土(石)層上,使建筑物的沉降差滿足設計要求,這種方法能同時取代或減少地基處理和開挖基坑的土方工程,可以節(jié)約人力和縮短工期,山區(qū)普遍采用此法。要使樁基礎達到經濟上合理,技術上安全可靠,必須做到精心設計和精心施工,否則雖采用了樁基礎也會發(fā)生問題。

  2、充分利用上覆土層,盡量采用淺基礎。當?shù)鼗喜客翆拥膹姸容^高,且具有一定的厚度,其下分別為軟弱土后和硬土層時,應優(yōu)先采用淺基礎較為經濟合理。

  3、換土。換土有兩種,一種是以硬換軟,一種是以軟換硬。其目的都是為了獲得整個建筑物的均勻沉降。一般來講,在一個建筑場地內,硬地基少,軟地基多。它采用以軟換硬的換土法(又叫褥墊)。若軟地基少,硬地基多,宜采用以硬換軟的換土法。若軟硬地基各一半,宜采用設置沉降縫與局部換上相結合的方法。

  4、用梁板跨越軟弱土層區(qū)。此方法較少采用。

  我們商洛山區(qū)多年來較多采用的是換土法和樁基礎,效果很好,至今未發(fā)現(xiàn)大的不均勻沉降的問題。

  三、幾點建議

  1、山區(qū)工程水文地質條件比較復雜,只有在查清工程地質結構和水文地質條件的情況下,經過認真勘測才能對地基采用因地制宜的合理方案。因此山區(qū)建設中搞好水文地質勘測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2、山區(qū)建設中,平整場地時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較多填土區(qū),合理地利用填土地基,對山區(qū)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利用填土地基的關鍵是提高填土的密實度。因此,要統(tǒng)一規(guī)劃,安排好平整場地,地車上壓實處理及基礎施工的綜合方案,提高填土質量。

  3、山區(qū)建設軟硬不均地基比較復雜,在設計時應考慮減少建筑物的沉降差。樁基礎是一種較常用的方法,選用什么樣的樁型及工藝應根據(jù)地質情況和具體條件確定。為了保證質量,在現(xiàn)場進行樁的靜載試驗來確定樁基的承載力是非常必要的。

  4、地質條件比較復雜的地區(qū),主要建筑物的基槽(坑)開挖后,應組織質監(jiān)、地勘、設計、監(jiān)理、建設、施工單位進行驗槽后,方能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基礎施工應作好隱蔽工程記錄,特殊處理記錄。

  5、對有代表性的軟、硬不均地基的建筑物應加強沉降觀測。以便分析研究,為山區(qū)建設處理軟硬不均地基積累資料。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延伸閱讀:基槽 障礙物 建筑物
班次推薦

4大班次+考前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經典班次組合 專家在線答疑!

特色通關班: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
特色無憂班:報名或考試當期不過,第二年免費學

4大班次+考前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智能交互課件 階段測試點評!

精品通關班: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
精品無憂班:報名或考試當期不過,第二年免費學

考前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名師定期直播 一對一跟蹤教學

實驗通關班: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
實驗無憂班:報名或考試當期不過,第二年免費學

考前模擬題+3套預測題+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大數(shù)據(jù)分析小灶教學 私人定制服務!

定制通關班:當期考試結束后一周關閉
定制無憂班:報名或考試當期不過,第二年免費學

以知識點為單元 十分鐘一堂課

智能交互課件 階段測試點評

報同科目輔導 享7折優(yōu)惠!

最新資訊
版權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聯(lián)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