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在線客服

幫助

24小時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設工程教育網 > 建筑文苑 > 其他相關 > 正文

簡述現代建筑的流派

2015-04-13 15:55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  【打印】【我要糾錯】

  理性主義建筑

  “理性主義”是指形成于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以格羅皮烏斯和他的包豪斯學派和以勒·柯布西耶等人為代表的歐洲的“現代建筑”。它因講究功能而有“功能主義”之稱:它因不論在何處均以一色的方盒子、平屋頂、白粉墻、橫向長窗的形式出現,而又被稱為“國際式”。它具有“現代建筑”的一切特點,并強調建筑師有改造社會的任務。

  戰(zhàn)后的對“理性主義”進行充實與提高的傾向沒有倡導人,沒有代表人物,更沒有什么公開或默認的組織。它是一種思潮,而且是相當普通的思潮,其特點是堅持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理性主義”的設計原則與方法,但對它的缺點與不夠的地方作了一些充實與提高。特別是在講究功能與技術合理的同時,注意了結合環(huán)境與服務對象的生活興趣需要,并在這方面進行了不少創(chuàng)造,其中有些還具有相當的獨特性。對“理性主義”進行充實與提高的傾向,大多是一些普通的建筑,造價并不特別高,外表也沒有什么驚人之處。但力圖在新的要求與條件下把同房屋有關的各種形式上的、技術上的、社會上的和經濟上的問題統(tǒng)一起來的思想與方法,使它們在功能、技術、環(huán)境或形式上均分別做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新經驗。

  精美主義建筑

  講求技術精美的傾向是戰(zhàn)后第一個階段(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下半期)占主導地位的設計傾向。它最先流行于美國,在設計方法上屬于比較“重理”的,人們常把以密斯·凡·德·羅為代表的純凈、透明與施工精確的鋼和玻璃方盒子作為這一傾向的代表。密斯·凡·德·羅也因此在戰(zhàn)后的幾乎十年中成為建筑界中最顯赫的人物。這種傾向的特點是全部用鋼和玻璃來建造,構造與施工非常精確,內部沒有或很少柱子,外形純凈與透明、清沏地反映著建筑的材料、結構與它的內部空間。范斯活斯住宅、湖濱公寓、紐約的西格拉姆大廈,伊利諾工學院克朗樓和西柏林新國家美術館是二戰(zhàn)后講求技術精美的主要代表作。以鋼和玻璃的“純凈形式”為特征的講求技術精美的傾向到60年代末開始降溫。自從七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與能源危機后,現在時而會被作為浪費能源的標本而受到指責。

  野性主義建筑

  “粗野主義”(Brutalism)是五十年代下半期到六十年代中喧噪聲一時的建筑設計傾向。“粗野主義”這名稱最初是由英國的一對第三代建筑師,史密森夫婦(A.&P.Smithson,前者生于1928,后生于1923)于1954年提出的。史密森說:“假如不把粗野主義試圖客觀地對待現實這回事考慮進去——社會文化的種種目的,其確切性、技術等等——任何關于粗野主義的討論都是不中要害的。粗野主義者想要面對一個大量生產的社會,并想從目前存在著的混亂的強大力量中,牽引出一陣粗魯的詩意來”。這說明“粗野主義”不單是一個形式問題,而是同當時社會的現實要求與條件有關的。

  可能這個名稱使人聯想到勒?。布西耶的馬賽公寓大樓與昌迪加爾行政中心的毛糙、沉重與粗魯感,于是“粗野主義”這頂帽子被戴到馬賽公寓大樓與昌迪加爾行政中心建筑群的頭上去了。

  講求技術精美的傾向是不惜重金地極力表現優(yōu)質鋼和玻璃結構的輕盈、光滑、晶瑩、端莊及其與材料和結構一致的“全面空間”;而“粗野主義”則要經濟地,從不修邊幅的鋼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的毛糙、沉重與粗野感中尋求形式上的出路。“粗野主義”假如單從形式上看,其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偟膩碚f,在歐洲比較流行,在日本也相當活躍。它到六十年代下半期以后逐漸銷聲匿跡。

  形式美主義

  “典雅主義”(Formalism)是同“粗野主義”并進然而在藝術效果上卻與之相反的一種傾向,不過兩者從設計思想上來說都是比較“重理”的。“粗野主義”主要流行于歐洲,“典雅主義”主要在美國。前者的美學根源是戰(zhàn)前“現代建筑”中對材料與結構的“真實”表現,后者則致力于運用傳統(tǒng)的美學法則來使現代的材料與結構產生規(guī)整、遍地開花與典雅的莊嚴感。它的代表人物主要為美國的約翰遜(P.Johnson,1906生),斯東(E.D.S.tone,1902-1978)和雅馬薩基(M.Yamasaki,1912生)等一些長二代的建筑師?赡芩麄冏髌肥谷寺撓氲焦诺渲髁x或古代的建筑形式,于是“典雅主義”又稱“新古典主義”,“新帕拉第奧主義”或“新復古主義”作為一種風格,“典雅主義”即如其它風格一樣,的確有許多膚淺的粗制濫造的作品,但是,具有“典雅主義”風格的作品中,卻也有不少是功能、技術與藝術上均能兼顧并相當有創(chuàng)造性的。

  美籍日商建筑師雅馬薩基主張創(chuàng)造“親切與文雅”的建筑。雅馬薩奇在創(chuàng)造“典雅主義”風格中特別傾向于尖(左“石”右“旋”)。1964年在西雅圖世界朝覽會中的科學館是采用尖(左“石”右“旋”)的,1973年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底層處理也是小尖(左“石”右“旋”)。雖然有人把這樣的處理稱為“新復古主義”,然而,它們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與結構相結合的。

  “典雅主義”傾向在某些方面很象講求技術精美的傾向。一個是講求鋼和玻璃結構在形式上的精美,而“典雅主義”則是講求鋼筋混凝土梁柱在形式上的精美。

  六十年代下半期以后,“典雅主義”傾向開始降溫,但它畢竟是比較容易被接受的,所以至今仍時有出現。

責任編輯:tufangss
收藏分享: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
    提升學習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擬題+1套預測試題
  • 實驗班
    3套全真模擬題+2套預測試題+考前沖關寶典
  • 定制班
    3套模擬題+3套預測題+考前沖關寶典+考前重點
  • 移動班
    以知識點為單元授課練習,
    強化重點、難點、考點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