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9 16:23 建設工程教育網整理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從早期預應力吊車梁、撐桿梁的簡單形式發(fā)展到目前張弦桁架、張弦穹頂、索彎頂、索膜結構、玻璃幕墻等現(xiàn)代結構,預應力鋼結構種類繁多形式新穎,大致歸納為四類。
一是傳統(tǒng)結構型。在傳統(tǒng)的鋼結構體系上,布置索系施加預應力以改善應力狀態(tài)、降低自重及成本。譬如,預應力桁架、網架、網殼等。像天津寧河體育館、攀枝花市體育館及北京奧運羽毛球館的預應力網架、網殼屋蓋。目前,國內外的候機樓、會展中心均廣泛地采用張弦立體桁架也歸入此類。
二是工程中應用已久的懸索結構,譬如,北京工人體育館、浙江人民體育館等。其結構由承重索與穩(wěn)定索兩組索系組成,施加預應力的目的不是降低與調整內力,而是賦予與保證結構剛度。二是吊掛結構型。結構由豎向支承體系(立柱、門架、拱架等)、吊索及屋蓋三部分組成。支承體系高出屋面,于其頂部下垂鋼索吊掛屋蓋。對吊索施加預應力以調整屋蓋內力,減小撓度并形成屋蓋結構的彈性支點。由于支承體系及吊索暴露于大氣之中,直指藍天所以又稱暴露結構。譬如,江西體育館、北京朝陽體育網殼屋蓋館、杭州黃龍體育場及長春體育場等。
三是整體張拉型。屬創(chuàng)新結構體系,跨度結構中摒棄了傳統(tǒng)受彎構件,全部由受張索系及膜面和受壓撐桿組成,其屋面結構極輕,設計構思新穎,是先進結構體系中的佼佼者,譬如,漢城及亞特蘭大奧運主賽館、慕尼黑奧運體育館建筑群以及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伊旗索穹頂體育中心。
四是張力金屬膜型。金屬膜片固定于邊緣構件之上,既可作為圍護結構,又作為承重結構參與整體承受荷載。或在張力態(tài)下,將膜片固定于骨架結構之上,形成空間塊體結構,復蓋跨度,兩者都是在結構成型理論指導下誕生的預應力新型體系。此類型已應用于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的幾個主賽場館中,國內尚未建成此類結構體系。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