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5 10:56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當前國有企業(yè)改革進入關鍵階段,存量達十萬億的國有企業(yè)如何才能保證高效運營?其中經營者的作用至關重要。為保證經營者的積極性,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勵與約束制度。
在所有國企中,競爭性國企是中國競爭力的代表,本文僅針對此類國企討論。
關鍵詞:激勵與約束制度 委托代理 公司治理結構一、激勵與約束概述激勵制度指組織為使組織成員的行為與組織目標相一致的制度,主要通過設立組織行為規(guī)范和依據組織成員的行為而進行獎懲來運行。組織通過激勵機制使組織成員有動機為實現組織目標工作。同時,組織為防止組織成員的行為與組織目標相背離,建立了約束制度。
任何激勵與約束制度都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一、委托人利益最大化;
二、代理人參加工作的收益不小于不參加工作的收益,即參與約束;
三、代理人為委托人利益盡最大努力工作時得到最大收益,即激勵相容約束。顯然,任何形式的平均分配主義(大鍋飯和固定報酬制)及累進稅率制都是低效的。
美國馬里蘭大學教授錢穎一指出:“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區(qū)別不僅是否用價格配置資源,更本質的是激勵與約束制度不同”,“激勵與約束都是市場經濟中很本質的東西,在有效配置資源的背后起了根本性的作用。產權也好,公司治理結構也好,最終是為了提供一個非常強有力的激勵機制,同時對決策人提供約束制度。”
產權與委托代理產權指實際經營中形成的關于財產的權責利關系。建立明晰的產權制度對激勵約束制度有重要的意義。
產權不同于所有權。所有權反映的是靜態(tài)的財產最終歸屬問題,無論是公有,還是私有,并無優(yōu)劣之分。產權反映的是支配運用財產的規(guī)則,由使用權、支配權、收益權組成,有效的產權制度是資源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按經濟規(guī)律自由流動、組合的重要因素。在激勵約束制度中,討論的顯然是產權制度,而不是所有權制度。
按照科斯定理:當交易費用不為零時,初始產權界定和經濟組織形式就會對資源配置產生影響。在現實企業(yè)活動中,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客觀存在,企業(yè)內部交易費用存在,只有建立明晰的產權制度才能降低交易成本,實現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保證委托人與代理人雙方的權益。如果產權界定不清楚,競爭越激烈負效用可能越大,如我們的很多國有企業(yè)進行“價格戰(zhàn)”,產品價格低于成本,原因就在產權界定不清楚。產權的意義在于使每個人對自己的行為后果承擔相應的責任。產權是最基礎的治理結構,是最一般也是最重要的激勵機制。改革的過程不能繞過產權制度改革這一環(huán)節(jié),這里不是互補關系。
當前國企的產權情況是:人人都是國企的所有者,但又都沒有排他性權利,事實上人人都不是國企的所有者,從而導致了經營者權責嚴重分離,從資源的帕累托效率來看,明晰產權的指導資源配置的功能喪失,這也是國企低效率和“搭便車”行為大量產生的根源。
委托代理關系實質上是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委托人與代理人就風險分擔、剩余索取權、剩余控制權分配達成的契約關系。所有者作為委托人,經營者作為代理人,雙方的目標函數并不一致,為防止經營者道德風險,所有者在經營者同意承擔部分風險的情況下,根據具體情況讓渡部分剩余索取權、剩余控制權。
委托代理關系的形成是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博弈的過程,雙方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才能達到納什均衡——任何一方無法單獨改變自己的決策而增加效用。完整意義上的企業(yè)是委托人與代理人以財務資本與人力資本的結合,是一種平等的契約關系,這很容易達到或接近納什均衡,最后可能會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而國企則不同,由于事實上不承認經營者的人力資本,國企并不是根據平等契約組建的,同時政府以委托人和市場經濟裁判員的雙重身份出現在企業(yè)中,導致委托代理關系的扭曲。國企的所有權屬于全體人民,政府作為人民的代理人行使剩余索取權、剩余控制權,同時作為國企經營者的委托人,行使監(jiān)督權——這導致了“雙重代理失效”。由于政府實行首長負責制,由于政府首長意志常常與人民不一致(政府首長多追求政績而不是人民福利),導致第一重代理失效;同時,由于政府對國企的監(jiān)督不力及制度的缺陷,國企經營者并不承擔經營風險,也不享有剩余索取權,卻享有剩余控制權——這導致了國企的“內部人控制”和經營者行為的較大外部性——導致了第二重失效。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