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 > 政策法規(guī) > 地方性法規(guī) > 正文
2003-09-18 11:17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確保建筑工程地基基礎施工質量,保證建筑地基基礎檢測工作的準確性、科學性和公正性,根據有關標準、規(guī)范和規(guī)程,結合本市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qū)域內從事建設工程的新建、改建、擴建等有關活動的,必須遵守本規(guī)定。
第三條 本規(guī)定所稱地基基礎檢測(以下簡稱檢測)包括地基基槽檢驗、地基處理效果檢驗、樁端持力層檢驗、樁身質量檢驗和樁基承載力檢驗。
第四條 從事檢測(屬工程勘察范圍的檢驗除外)的單位必須取得省級以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fā)的資質證書并通過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jiān)督行政主管部門的計量認證,其從事檢測的人員必須持有省級以上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fā)的上崗證。屬工程勘察范圍的基槽檢驗和挖孔樁超前鉆持力層檢驗,應當由具備乙級以上(含乙級)資質的勘察單位承擔檢測任務。
第五條 檢測工作由市建設工程質量監(jiān)督站(以下簡稱市質監(jiān)站)實行統(tǒng)一管理。市質監(jiān)站負責檢測單位管理、檢測過程監(jiān)督、對檢測報告進行登記備案以及對檢測發(fā)現的工程質量問題進行跟蹤處理。
各鎮(zhèn)(區(qū))建設工程質量監(jiān)督組(以下簡稱鎮(zhèn)區(qū)質監(jiān)組)協(xié)助市質監(jiān)站進行檢測管理。
第二章 基本規(guī)定
第六條 在進行檢測前,建設、施工單位應當向檢測單位提供施工場地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地基基礎設計文件和地基基礎的施工記錄等資料。
第七條 檢測點位的布置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ㄒ唬┮话闱闆r下應當在整個施工場地均勻布置檢測點;
。ǘ┊斒┕龅氐刭|條件變化較大時,應當盡量在地質條件較差的部位布置檢測點;
。ㄈ┊攲Φ鼗A的施工質量有懷疑時,應當在相應部位布置檢測點;
。ㄋ模⿷斣诨A荷載較大及對變形敏感的部位布置檢測點;
。ㄎ澹z測點位的選定應當在項目質監(jiān)員的監(jiān)督下,由建設、設計、監(jiān)理和檢測單位共同確定。
第八條 檢測方案應根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制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按下表劃分:
等級 建筑和地基類型
甲級 重要的工業(yè)和民用建筑
30層以上的高層建筑
體形復雜、層數相差超過10層的高低層連成一體的建筑物
大面積的多層地下建筑物(如地下車庫、商場、運動場等)
對地基變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坡上建筑物(包括高邊坡)
對原有工程影響較大的新建建筑物
場地和地基條件復雜的建筑物
位于復雜地質條件及軟土地區(qū)的二層及二層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
乙級 除甲、丙級以外的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物
丙級 場地和地基條件簡單、荷載分布均勻的七層及七層以下民用建筑及一般工業(yè)建筑物
次要的輕型建筑物
房地產項目、學校、醫(yī)院、酒店、體育館、圖書館等公共建筑的檢測方案應按甲級或乙級制定。
第九條 檢測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工程名稱、工程地點、設計指標要求、檢測目的和檢測日期;
(二)建設、勘察、設計、施工和監(jiān)理單位名稱;
(三)場地工程地質概況;
(四)檢測點平面布置圖;
(五)檢測方法與采用標準;
。z測情況及結論;
。ㄆ撸z測單位名稱、檢測人員、報告審核人和批準人。
第三章 檢測工作程序
第十條 檢測應當由建設單位或建設單位授權的監(jiān)理單位提前5個工作日向項目質監(jiān)員提出申請。項目質監(jiān)員填寫《樁基工程檢測申報表》或《地基工程檢測申報表》,并向市監(jiān)督站申報。
第十一條 市質監(jiān)站收到申報表后2個工作日內確定檢測方案,委派檢測單位,并發(fā)出《檢測通知書》。
第十二條 被委派的檢測單位必須在2個工作日內將《檢測通知書》送達建設單位,并與建設單位簽訂檢測合同和商定有關檢測事宜,同時知會項目質監(jiān)員。
第十三條 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應當協(xié)助檢測單位做好檢測現場準備工作。
第十四條 檢測單位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規(guī)范要求進行檢測。檢測過程中,建設單位(或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檢測單位應當做好現場簽證工作,并由項目質監(jiān)員對現場簽證情況進行監(jiān)督。
第十五條 檢測完成后,檢測單位持檢測報告和現場簽證資料送市質監(jiān)站加蓋樁基檢測登記章備案后生效。檢測報告應當在現場檢測完成后5個工作日(抽芯檢測7個工作日)內發(fā)出。
第四章 檢測方法和數量
第一節(jié) 樁基工程
第十六條 樁基施工完成后,應當按要求分別對樁端持力層、樁身質量和樁基承載力進行檢驗。具體的檢測方法和數量應當根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樁基類型和現場條件確定。
第十七條 樁端持力層檢驗一般采用鉆孔抽芯法。
第十八條 樁身質量檢驗一般采用反射波法、聲波透射法、鉆孔抽芯法、高應變法。
第十九條 豎向承載力檢驗一般采用高應變法、靜載試驗。
應用高應變法檢測樁基豎向承載力時,應當采用曲線擬合法。
當大直徑嵌巖樁的設計承載力較高,受到試驗能力和條件的限制時,可由設計單位根據樁端持力層巖性報告結合樁身質量檢驗報告核驗樁的豎向承載力。
第二十條 對抗拔和抗水平荷載樁的檢驗由設計單位根據設計和規(guī)范的要求提出具體的檢測方法。
第二十一條 鉆(沖)孔、沉管灌注樁的抽檢方法和數量要求:
。ㄒ唬┲睆絛<800mm
樁身質量檢驗,采用反射波法抽檢數量不少于總樁數的20%.對甲級工程抽檢數量不少于20根,其他工程不少于10根。
豎向承載力檢驗,按以下方式進行:
對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工程,一般采用靜載試驗抽檢總樁數的1%且不少于3根(總樁數50根以內的抽檢2根)。對于樁身完整性較好,滿足高應變法檢測條件的,也可采用高應變法抽檢總樁數的5%且不少于5根。
對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以上(含乙級)的工程,采用靜載試驗抽檢總樁數的1%且不少于3根(總樁數50根以內的抽檢2根)。
。ǘ┲睆絛≥800mm
樁身質量檢驗,采用反射波法抽檢數量不少于總樁數的20%且每個承臺下被檢測樁的數量不少于1根。
豎向承載力檢驗,采用靜載試驗抽檢總樁數的1%且不少于3根(總樁數50根以內的抽檢2根)。
對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5000kN的工程,因受靜載試驗的條件和試驗能力的限制,可采用鉆孔抽芯法抽檢總樁數的10%且不少于5根。對樁徑1.5米以內的樁抽1孔,樁徑1.5米以上(含1.5米)的樁抽2孔。每樁至少有1孔深入樁底3d或5m的深度,查明是否存在溶洞、破碎帶和軟夾層等,并提供巖芯抗壓強度試驗報告。檢測完成后,由設計單位根據樁端持力層巖性報告并結合樁身質量檢驗報告核驗單樁豎向承載力。
第二十二條 人工挖孔灌注樁的抽檢方法和數量要求:
(一)樁端持力層檢驗
人工挖孔灌注樁終孔時,應當采用超前鉆逐孔對樁底下3d或5m深度范圍內持力層進行檢驗,查明是否存在溶洞、破碎帶和軟夾層等,并提供巖芯抗壓強度試驗報告。
凡在終孔時未采用超前鉆逐孔對樁底持力層進行檢驗的工程,應當按總樁數的20%進行鉆孔抽芯法檢驗,并要求每樁至少有1孔深入樁底3d或5m的深度,查明是否存在溶洞、破碎帶和軟夾層等,并提供巖芯抗壓強度試驗報告。
。ǘ渡碣|量檢驗
采用反射波法對全部工程樁進行樁身質量檢驗,并同時采用鉆孔抽芯法(或聲波透射法)抽檢總樁數的5%且不少于5根(總樁數50根以內抽檢3根)。
。ㄈ┴Q向承載力檢驗
檢測完成后,應當由設計單位根據終孔時樁端持力層巖性報告結合樁身質量檢驗報告核驗樁的承載力。
第二十三條 各類預制樁的抽檢方法和數量要求:
。ㄒ唬渡碣|量檢驗
采用反射波法抽檢總樁數的20%,或采用高應變法抽檢總樁數的5%.
。ǘ┴Q向承載力檢驗
對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工程,采用高應變法抽檢總樁數的5%且不少于5根。
對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以上(含乙級)的工程,采用高應變法抽檢總樁數的5%且不少于5根。同時,還必須在同一工程中采用靜載試驗進行對比試驗。對比試驗的數量要求:總樁數50根以內試驗1根,總樁數50~100根試驗2根,總樁數100~600根試驗3根,總樁數600根以上抽檢總樁數的0.5%.
建設或設計單位要求采用靜載試驗檢驗樁的豎向承載力的,抽檢總樁數的1%且不少于3根。
第二十四條 各類鋼樁的抽檢方法和數量要求:
鋼樁只要求對承載力進行檢驗。對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和乙級的工程,采用高應變法抽檢總樁數5%且不少于3根。對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的工程,采用高應變法抽檢總樁數5%且不少于3根,同時,還必須在同一工程中采用靜載試驗進行對比試驗。對比試驗數量與預制樁的要求相同。
第二節(jié) 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第二十五條 以天然土層為地基持力層的淺基礎,基礎施工前應當進行基槽檢驗。各類經加固處理的人工地基,基礎施工前應當進行地基加固處理效果檢驗。當施工揭露的巖土條件與勘察報告有較大差別或者驗槽人員認為有必要時,應當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充勘察工作。
基槽檢驗和地基處理效果的檢驗報告作為基礎分部驗收的必備工程技術資料。
第二十六條 地基檢驗應當根據土質情況及現場條件選擇袖珍貫入儀、圓錐動力觸探、靜力觸探、標準貫入、平板載荷等原位試驗方法,結合室內試驗測定土層的分類指標和物理性質指標,綜合評價地基土的承載力,并由檢測單位出具檢驗報告。
第二十七條 天然地基抽檢方法和數量要求:
。ㄒ唬⿴r石天然地基
對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工程,可不進行地基原位試驗,直接由建設、勘察、設計、監(jiān)理、施工單位根據現場巖性情況,共同簽認滿足設計承載力要求的意見,并報質監(jiān)部門備案作為基礎驗收的工程技術資料。
對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以上(含乙級)的工程,應當進行巖基載荷試驗。試驗點數的要求: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以內的工程,不少于3個試驗點;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在3個試驗點的基礎上,對超過1000平方米的部分按每增加1000平方米增加1個試驗點。
(二)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天然地基
對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工程,采用袖珍貫入儀、圓錐動力觸探、靜力觸探、標準貫入等原位試驗,并結合勘察報告、室內土工試驗檢定土層的特性綜合評價持力層承載力。原位試驗點數要求: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以內的工程,不少于6個試驗點;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在6個試驗點的基礎上,對超過1000平方米的部分按每增加300平方米增加1個試驗點。對在原位試驗過程中發(fā)現有不良地質情況時,應當在不良地質的部位加倍增加試驗點數。
對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以上(含乙級)的工程,應當在對丙級工程地基基礎試驗的要求上增加淺層平板載荷試驗。淺層平板載荷試驗點數要求: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以內的工程,不少于3個試驗點;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在3個試驗點的基礎上,對超過1000平方米的部分按每增加1000平方米增加1個試驗點。
第二十八條 人工地基處理效果檢驗以淺層平板載荷試驗為主,結合室內土工試驗和圓錐動力觸探、靜力觸探、標準貫入等原位試驗方法,對處理后的人工地基進行綜合評價。淺層平板載荷試驗試驗點數要求: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以內的工程,不少于3個試驗點;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在3個試驗點的基礎上,對超過1000平方米的部分按每增加500平方米增加1個試驗點。
第五章 檢測結果驗證和處理
第二十九條 同一工程安排兩種以上的檢測方法進行檢驗時,應當首先采用覆蓋面較大的方法進行檢驗,后進行的檢測方法應當選擇前一種方法檢測結果較差的樁進行檢驗。
第三十條 對采用基樁反射波法檢測結論為Ⅲ類和Ⅳ類的樁,可采用高應變法、鉆孔抽芯法或靜載試驗進行驗證。當對其他檢測方法的檢測結論有懷疑或爭議時,應當以靜載試驗結果作為樁基承載力的依據。
第三十一條 當檢測結果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除對不滿足設計要求的工程樁進行處理外,還應分析原因并對未檢測的樁進行擴大復檢。擴大復檢的方案應當在項目質監(jiān)員的監(jiān)督下,由工程各方共同確定,并由項目質監(jiān)員報市質監(jiān)站安排檢測。
第三十二條 對不滿足設計要求樁的處理,應當根據全部檢測結果,在項目質監(jiān)員的監(jiān)督下,由工程各方共同確定處理方案,并將處理方案報質監(jiān)機構備案。
第三十三條 對樁基檢測報告有異議時,可向市質監(jiān)站或省質監(jiān)總站申請仲裁檢測。
第三十四條 對地基基礎工程按本規(guī)定進行抽檢或按建設單位要求進行其他檢測的,所發(fā)生的檢測費用由建設單位負擔,列入工程造價。對因檢測不合格而進行的擴大檢測或驗證檢測,所發(fā)生的費用由責任方負擔。對由于檢測單位檢測報告錯誤造成損失的,由檢測單位負責賠償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六章 檢測現場管理
第三十五條 為確保檢測工作的準確、科學和公正,實行檢測現場簽證制度。檢測單位應當在開展檢測工作前通知建設單位(或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及項目質監(jiān)員到場。檢測完成后,建設單位(或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項目質監(jiān)員均應在現場簽證表上簽字確認。
第三十六條 市質監(jiān)站負責組織對地基基礎檢測現場進行監(jiān)督和抽查。抽查內容包括:
。ㄒ唬﹥x器設備的使用狀態(tài)及計量檢定情況;
。ǘ┕ぷ魅藛T的資格和上崗證;
。ㄈz測過程和原始數據記錄;
。ㄋ模┈F場協(xié)調及簽證。
第七章 檢測單位管理
第三十七條 在本市開展檢測業(yè)務的外來檢測單位應當到市質監(jiān)站辦理登記注冊手續(xù),經批準后由市質監(jiān)站統(tǒng)一安排檢測業(yè)務。檢測單位應當切實做到:
。ㄒ唬┓䦶慕y(tǒng)一管理,在資質規(guī)定和批準的范圍內開展檢測工作;
。ǘ﹪栏癜凑諊壹笆∈械挠嘘P規(guī)范、標準要求進行檢測,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科學和公正;
(三)確保檢測器具處于正常使用狀態(tài),并按規(guī)定進行計量檢定;
。ㄋ模┳龊迷囼炘紨祿挠涗浐痛鏅n,檢測報告及時送市質監(jiān)站登記備案;
。ㄎ澹┘訌妼z測人員的技術培訓和職業(yè)道德教育,不得弄虛作假和敲詐勒索;
。崆榉⻊眨瑯淞⒘己玫纳鐣蜗。
第三十八條 對違規(guī)檢測單位的處罰:
(一)檢測單位超資質范圍承擔檢測任務或擅自聯系檢測任務的,予以警告并停止委派檢測任務3個月;出現2次上述行為的,取消其登記注冊資格。
。ǘz測單位未按照規(guī)范要求進行檢測,予以警告并停止委派檢測任務3個月;情節(jié)嚴重或出現2次上述行為的,取消其登記注冊資格。
。ㄈz測單位不遵守我市有關檢測管理程序,出現拖延進場檢測時間、不按規(guī)定進行現場簽證、檢測報告不進行登記備案等情況的,予以警告并停止委派任務3個月;出現2次上述行為的,取消其登記注冊資格。
。ㄋ模z測單位的工作人員有偽造檢測數據或敲詐勒索行為的,取消其單位的登記注冊資格。
第八章 附 則
第三十九條 農民自建低層住宅可參照本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四十條 本規(guī)定由市建設工程質量監(jiān)督站負責解釋。
第四十一條 本規(guī)定自發(fā)布之日起施行。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